10月27日至31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贵州大学承办的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广西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梁罡老师团队指导的作品《共鸣、共情、共行: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叙事机制的传播效果与优化路径研究报告》经过层层选拔,从全区特等奖作品中突围而出,荣获全国主体赛二等奖!刷新民大建校以来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
作品《共鸣、共情、共行: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叙事机制的传播效果与优化路径研究报告》由学院梁罡、罗利玉和高文涛老师指导,团队共由王甜甜、崖留赢等6名成员组成。作品从解决党的理论宣传队伍在面向青年群体传播效果不佳的实践问题出发,从建设成效、情感态度、现实意义、面临挑战四个维度进行考察,挖掘党的创新理论面向青年群体传播的新规律、新特点和新趋势,把握当代青年思想脉搏,设计基于青年实际生产生活空间的党的创新理论青年化叙事机制,提升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叙事高度、情感温度和覆盖广度,让党的创新理论甜味沁入青年的心田。
校团委领导和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本次参赛活动,多次听取项目团队的竞赛专题汇报,精心调度和全程指导备赛工作。在团队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该项目于2023年5月荣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并获得前往贵州大学参加国赛现场赛的资格。在团队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近四个月的时间里对作品呈现形式、路演话语、模拟现场答辩等场景持续打磨,将比赛作品完美呈现在国赛现场赛专家评委面前。最终经过激烈角逐,该作品在众多优秀作品中再次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主体赛二等奖。
“挑战杯”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本次学院师生荣获“挑战杯”全国主体赛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学院青年学子的青春风采、学术视野、社会关怀、担当意识,是学院近年来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生学术研究与社会调研能力、贯彻“三全育人”理念的标志性成果的体现。学院将继续以各项学科赛事和社会实践为抓手,积极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精神,在奋进中激荡青春,在挑战中放飞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