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日,我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主任莫放春教授、李秋丽老师带领许红雷、吴启彬、武清雅三名硕士研究生来到黄文秀生前驻村扶贫工作的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开展“学习黄文秀,践行建党时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主题实践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活动目的是教导我院青年学子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学习她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学习她尽职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我们当代青年要接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深入践行初心和使命,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我院师生在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合影
在白泥村村主任班智华带领下,师生们先后参观了黄文秀生前驻村工作的办公室和卧室,材料繁多的办公室和简洁朴素的卧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办公室桌子上的黄文秀同志的生前驻村日记吸引了我院师生目光,日记上手绘的百坭村地图和每一句话都直击我们的心灵,黄文秀同志“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不断在耳边回响。
黄文秀生前驻村日记
随后调研小组来到黄文秀去贫困户家走访必经的铁索桥,这是她往返扶贫点走过无数次铁索桥。为了亲身感受黄文秀的艰苦工作环境,我院师生走上了这座长50米、高10米、宽不到1米的铁索桥,当我们走在桥上时一路摇摇晃晃,左右摇摆,让人胆战心惊。在黄文秀生前牵头村民种植卷烟和水稻套种的规划田整齐有致。通过与村主任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是黄文秀同志生前极力促成的产业项目,通过烟叶与水稻轮换种植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她大力推广的烤烟产业,不仅增加了土地收入,还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村民的家庭收入不断提高。

黄文秀生前牵头村民种植卷烟和水稻套种的规划田
黄文秀同志最后一个工作日的工作地,这是一个“未了的约定”。大家眼前看到的只是一个灌溉水渠,但这个普通水渠的背后却隐藏着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个灌溉水渠是从山里引水的唯一渠道,其中一段被大雨冲毁,当时恰逢村里水稻种植灌溉的关键时期,黄文秀同志果断采取有效措施,临时修复水渠,使得水稻及时得到种植。当时黄文秀同志计划着在接下来的工作要将这个灌溉水渠工程做好,但却不幸地遇难了,成为了一个“未了的约定”。

黄文秀最后一个工作日“未了的约定”
作为一名青年党员,黄文秀同志坚定不移跟党走,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工作,坚决响应党组织号召投身脱贫攻坚一线奉献自我,用青春热血践行信仰初心,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黄文秀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参加此次调研活动的同学表示,我们要弘扬黄文秀青春奉献的时代精神,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波澜壮阔的国家和民族事业当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把黄文秀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思政课堂的鲜活事例,用黄文秀精神的强大力量感召学生,引导广大同学树立远大理想,心怀祖国和人民,从黄文秀事迹中汲取养分,自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