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育人水平,马克思主义学院原理课教研室坚持“坚定信仰、追寻真理,回顾历史、弘扬精神”的主题,奔赴云南开启了暑期研修之行,探寻艾思奇大众哲学之魅力,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回顾远征军抗战历史、红军长征历史、大理各族人民开创灿烂文明发展史,以弘扬滇西抗战精神、红军长征精神、民族团结精神。
(一)
一卷书雄兵百万,大众哲学为大众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腾冲和顺古镇,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故居。在这里,他对艾思奇给予高度评价:“我们要传播好马克思主义,不能照本宣科、寻章摘句,要大众化、通俗化。这就是艾思奇同志给我们的启示”。7月25日,原理课教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参观了哲学大师艾思奇的纪念馆,回顾了艾思奇同志一生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感悟到“忠诚战士”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方面作出的开创性的探索和重大成就。艾思奇(1910年-1966年3月22日),云南腾冲人,原名李生萱,蒙古族,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和革命家。艾思奇纪念馆一共设有三个展厅,分为“家学渊源”“初历磨炼”“大众哲人”“延安洗礼”“一代宗师”五个展区,图文并茂地展出了艾思奇的人生轨迹和哲学贡献,介绍了艾思奇的研究成果和对中国哲学科学的多方面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我们现在就需要像艾思奇那样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作为新时代的思政课教师,就要学习艾思奇同志,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生动鲜活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手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为青年大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讲好的人才”。

韦有多教授在艾思奇故居现场教学
(二)
气冲霄汉慨慷士,埋骨他乡忠烈魂
岁月如白驹过隙,80余载倏忽而逝。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之际,7月26日,原理课教研室到滇西抗战纪念馆、国殇墓园观学习,以纪念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流血献身的英勇将士和伟大人民。滇西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中最早向日寇发起反攻的重要战役,同时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反法西斯战场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性战役之一。在这场血战中,中国军民用鲜血和生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颂歌,留下了一页前所未有的辉煌篇章。在进入展馆大厅的那一刻,就被大厅整个墙面上整齐排列的远征军阵亡将士留下来的钢盔震撼了,看到一排排齐刷刷的军帽犹如看到当年一个个热血沸腾的战士在前线冲锋陷阵,一股热流从胸腔翻滚,直涌上喉咙,抵达眼眶。纪念馆内还陈列记载着远征军建造保卫滇缅公路、出征缅甸以及日本侵华屈辱历史的一件件文物。纪念馆内每一件抗战实物,全面再现了辉煌的滇西抗战历史,弘扬了不屈的民族精神。

参观滇西抗战纪念馆
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刻,为纪念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抗日阵亡将士及死难民众,腾冲人民如春燕衔泥一般,一沙一粒,一砖一瓦,将凝聚国人血泪和骄傲的“国殇墓园”艰难垒成。原理课教研室教师沿着庄严肃穆的林荫道,拾级而上,来到小团山国殇墓园。72行,3346块墓碑,岁月的悲壮重返眼前。缓步行至山顶,刻着“民族英雄”的纪念碑犹如一把直抵天穹的长剑,扬眉出鞘。在纪念碑前,原理课教研室教师一一向抗战的民族英雄鞠躬致敬。

向抗战民族英雄致敬鞠躬

参观中国远征军抗日将士纪念碑
(三)
人民创造历史团结开创未来
大理地区有着4000多年的文明史。唐宋两代,这里曾先后建立过南诏和大理国两代地方王朝,又是汉唐以来南方丝绸之路的枢纽地带。以白族为自治民族的大理州各族人民自古以来在中原先进文化的哺育下创建了自已的文明史。为深入了解南诏和大理古国民族文化发展史,7月28日,原理课教研室教师走进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是大理自治州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对人民群众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白族自治州博物馆始终贯彻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人民提供认识人类历史的基本方法,传达了运用唯物史观认识大理历史、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的主要论断,帮助参观者在认识中国历史与中国革命、继承民族文化与革命传统方面达成共识。同时,大理博物馆展现了大理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创造的灿烂文化和辉煌的文明历史,使原理课教研室教师纷纷感悟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参观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馆
(四)
长征路上忆长征,长征精神薪火传
在纪念“八一建军节”93周年之际,7月29日,原理课教研室继续奔赴石鼓镇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和石鼓渡口,追忆红军长征辉煌历史,感悟红军长征精神。

参观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
1936年4月25日,由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王震等率领的红二、六军团,为实现北上抗日的伟大战略,在石鼓至巨甸的五个渡口顺利渡江北上,在丽江的革命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通过身临其境的现场参观活动,原理课教师了解了中国共产党红二、红六方面军革命斗争史,增进了对“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长征精神的理解,深刻领悟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心有所信,方能行远”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原理课教师纷纷表示,在新时代,“不论我们的事业发展到哪一步,不论我们取得了多大成就,我们都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在新的长征路上继续奋勇前进。”

韦有多教授为青年教师讲解红二方面军史

参观红二方面军过长江石鼓渡口
最后,原理课教研室教师来到红太阳广场,瞻仰伟大领袖毛泽东的风采,感受丽江各族人民对伟大领袖的崇敬和爱戴。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前,毛泽东被誉为照亮中国大地、温暖人民大众的红太阳,故名为红太阳广场。在广场中心伫立着毛泽东身着戎装的雕塑,围绕雕塑观察,在塑基上分别雕刻有韶山、井冈山、遵义、延安、天安门五幅浮雕,这五幅浮雕描述了毛泽东从韶山走出,历经井冈山、遵义、延安二十多年的革命斗争,最后走向天安门城楼的光辉历程。

参观红太阳广场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研修活动,原理教研室教师提升了自己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境界,坚定了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了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实践认知,增强了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教师们表示,这次暑期研修活动也更加深化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认识;纷纷表示今后在原理课教学中贯彻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讲好、传播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做出自己的贡献。